导航

推荐阿坝沥青灌缝胶推荐养护材料推荐

发布时间:2024-05-19 10:54:42 发布用户:talmcl

摘要:

:阿坝沥青灌缝胶(养护材料)

阿坝沥青灌缝胶(养护材料)这些粘附性裂缝自愈后,从表面上看密不透水,但其是否完全恢复密水功能还需要试验进一步验证。因此,本部分设计了灌缝胶自愈后的透水试验,来验证自愈后的灌缝胶的密水性是否完全恢复,具体如下:2.8cm的灌缝胶粘附性试件,在试件一侧中部位置预留1cm宽、全贯通的塑料薄片,以构造粘附性裂缝;②将完成的灌缝胶试件置于50℃下自愈3h;③取出后的灌缝胶试件,室温下冷却30min,随后用涂有凡士林的模具封住试件两侧,保证其四周不透水,同时在试件上方构造出了一个封闭的空间。灌缝胶在应力和应变两种控制下所出来的性能变化是不同的。如荷载作用时间相同,而加载不同,对灌缝胶造成的程度自然不同。从而使得灌缝胶在相同间歇时间下的自愈能力不。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保证其余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灌缝胶粘附性裂宽度越小,裂缝之后其能够抵抗的变形量越大,试件出现二次裂的时间越晚,即灌缝胶的自愈程度越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灌缝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一个反应灌缝胶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Tg指灌缝胶从粘态变为玻璃态时所对应的温度。当温度T>Tg时,灌缝胶处于粘状态,灌缝胶的低温粘附性能,当温度T<Tg时,灌缝胶处于玻璃态,在拉伸状态下极易发生突然脆断的现象,进而引起灌缝胶失效。因此灌缝胶的Tg越低,低温粘附性能越好。通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灌缝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该在保证试样和参照物温度一致的情况下,二者之间所需的热量补偿。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初步断定:灌缝胶的自然老化和路面温度应力的作用,是灌缝胶表面产生网状裂的主要原因。(3)根据表2-7可知,利用该评价模型计算的失效指数,比较符合现场 中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说明该评价模型合理有效。由于该模型只涉及R和W两个变量,故评价简单快捷。在实际工程中,只需每条裂缝上灌缝胶的粘附性裂率R和裂宽度W的大致数值,即可快速计算灌缝胶的损坏指数DI1,定量地对灌缝胶的损坏程度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灌缝胶在自然老化中,锥入度会、软化点会升高、玻态转化温度会升高,宏观为自然老化后的灌缝胶较硬,低温粘性较差;②灌缝胶在自然老化中,组成成分会产生变化,部分成分会发生分。严格按照 技术规范要求的方法平行 6 套式试样, 取其的 3 套作为式试样样本; 混凝土模块要求粗细均匀, 棱角齐整; 密封胶试样与混凝土快块粘结均匀饱满、不留毛边; 灌注试件的密封胶加热温度为 188℃, 试件内部不留气泡等。试件尺寸 50mm×25mm×10mm。3结论及分析( 1) 比较图 1、图 2 两条曲线的走势, 本试验采用拉伸荷载来模拟温缩应力的设计思想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完全吻合的, 在试件粘结状况良好的前提下, 经过 10 个循环拉伸所表现出的拉应力周期性变化与理论上的温缩应力周期性变化呈现出良好的重现性, 所得试验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密封胶在路用条件下的温缩应, 完全可以使用在低温、模拟荷载作用条件下密封胶与混凝土模块的界面失效率来评价密封胶的低温粘结性, 证明以此方法来探索密封胶低温性能是科学的、切实可行的。